•   按检索    检索词:    高级检索
     排序:相关度 OA 时间 被引次数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共有10000条符合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931-1940项 搜索用时 77 毫秒
[首页] «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 末  页»
1931.
在支持纠删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中, 最常用的编码是RS (Reed-Solomon)码. 对于一个RS(k, m)编码条带, 常见的配置是一个节点仅存储条带中的一个分片, 这导致在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 对其存储分片的恢复需要跨多个节点读取分片并重新编码生成恢复分片, 容易造成系统网络拥塞. 在需要恢复大量数据的场合, 系统在恢复期间会处于较长时间的脆弱期, 容错能力和吞吐量下降、读写时延升高时有发生. LRCRaft是一个基于LRC (local reconstruction code)的改进Raft共识协议, 通过在Raft中引入LRC码、动态日志增补、状态机删减和分片版本一致性等机制, 降低了Raft的读写时延, 缩短了节点故障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 相较于Raft, LRCRaft在不同恢复模式中恢复一个单节点故障数据时, 恢复用时有着49.25%–74.97%的减少.… …   相似文献
1932.
目的 多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解决多目标跟踪中错跟和漏跟导致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目标相似性和作用力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方法 首先将多目标跟踪问题转化为一个最大后验概率问题,其次将最大后验概率问题映射到网络流中,利用最小代价流寻找最优路径,这样获得的最优路径就是目标轨迹。为了计算网络流中目标节点之间的代价,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将目标的外观、运动和位置信息三者结合,计算目标间的相似度;2)考虑目标与目标的相互影响,参考社会力模型中个体之间的吸引力来计算目标节点之间的作用力。结果 在 MOT15、MOT16 和 MOT17 共 3 个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并与 12 种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 MOTA(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MT(mostly tracked tracklets)、ML(mostly lost tracklets)、FP(false positives)、FN(false negatives)等指标上明显优于 OACDASM(online association by continuous-discreteappearance similarity measurement)、STURE (spatial-temporal mut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IQHMOT (identityquantity harmonic multi-object tracking)和 GCNNMatch(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tch)等典 型算 法 。 在MOT15 数据集中选取 ETH-Bahnhof、TUD-Stadtmitte 与 PETS09-S2L1 3 个视频序列进行消融实验,验证增加目标作用力之后的数据关联结果,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目标作用力之后可以改善目标跟踪的精度和其他指标,尤其在遮挡不明显的视频序列中。结论 本文在目标多特征的基础之上增加目标节点间作用力,加强了目标间的数据关联,减少错跟的目标数量,有效地提高了目标跟踪的精度。… …   相似文献
1933.
步态识别在身份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步态识别的研究热点正从二维(2D)转向三维(3D)。与图像固有的2D信息相比,用视觉技术还原的3D信息能更有效地预测人员的身份。在2D视觉领域中,由于受到物体遮挡、视角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步态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取… …   相似文献
1934.
目的 高光谱图像因设备及环境因素容易受到噪声污染,导致图像的可见性和分析精度降低,因此高光谱图像去噪任务已经成为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当前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主要面临两个难题:1)对特征的全局信息利用不足。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受限于卷积核的大小,难以捕获特征的全局信息;2)卷积神经网络和 Transformer 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导致两者难以融合,因此,需要考虑合理的特征交互方式,来平衡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取之间的关系。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 Transformer 和通道混合并行卷积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模型,包括 3 个模块:通道混合特征提取模块、基于块下采样的全局增强模块和自适应双向特征融合模块。通过这 3 个模块的相互作用,可以充分结合全局和局部的特征信息,处理不同区域中的噪声和纹理差异,有效提高模型对空间细节信息的恢复能力。结果 实验在 2 个数据集上与主流的 5 种方法进行比较,在 Pavia 数据集中设置不同高斯噪声强度的情况下,相比于性能第 2 的模型,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值最大提高了0. 4 dB;在 ICVL 数据集中设置各种混合噪声的情况下,相比于性能第 2 的模型,PSNR 最大提高了 2. 18 dB。同时可视化的去噪结果图像体现了本文所提出的去噪模型的优异性能。结论 本文方法在各种噪声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显著优于当前主流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高光谱图像中噪声,同时保留图像丰富的纹理信息。… …   相似文献
193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图像识别技术经历了迅速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发展图像识别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减少人力劳动和增加便利来造福人类。然而,最近的研究和应用表明,图像识别系统可能会表现出偏见甚至歧视行为,从而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图像识别的公平性研究受到广泛关… …   相似文献
1936.
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因其在处理图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中,它通过利用图中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传播节点属性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节点表示的准确度从而提升推荐性能. 然而现有基于GCN的推荐方法仍因过平滑问题而难以… …   相似文献
1937.
  
软件即服务(softuare as a service,SaaS)是一种让用户通过支付订阅费来获得软件访问权的云服务模式。由于其业务的多样性,用户对不同软件的在线访问率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同软件所消耗的云计算资源也存在差异。为避免违反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 …   相似文献
1938.
针对平面及三维结构金属材料的工业表面缺陷检测, 概述了视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 并总结出视觉自动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学成像技术、图像预处理技术与缺陷检测器. 首先介绍了如何根据检测对象的光学特性选择合适的二维、三维光学成像技术; 其次介绍了图像降噪、特征提取、图像分… …   相似文献
伍麟  郝鸿宇  宋友 《自动化学报》2024,50(7):1261-1283
1939.
  
邻域拓扑是提高人工蜂群算法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相关工作主要是在种群层次上实现了单一邻域拓扑,这种方式忽略了不同类型的邻域拓扑能优势互补,使得算法性能还有一定局限性.为此,本文结合强化学习,提出在个体层次上实现多邻域拓扑.将种群中的个体视作智能体,设计了基于邻域拓扑的状态… …   相似文献
1940.
  
2024年6月8日下午,CCF福州会员活动中心(以下简称\"CCF福州\")换届选举大会在福州市闽侯县梅园酒店成功举行.CCF副秘书长王新霞、CCF福州委员及部分会员参加本次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筹备组唐郑熠副教授主持.CCF福州主席毛国君教授首先回顾了CCF福州的发展历程,并详细… …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 末  页»